寒冬易过春难度,这是养花人总结畏寒花卉春季出室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一句花谚。畏寨花卉冬季入室,人们对其比较小心,故易度过,而越冬花卉出室,往往由于疏忽大意或是养护不当,常导致冬季还是青枝绿叶的盆花,出室不久反而蔫萎、落叶甚至死亡。
一、出室前先锻炼其适应性
花卉在室内过了一冬,多数处于休眠状态,且已习惯温暖无风的环境,猛一出室遭遇冷风很难适应,因此,须在出室前半月增加通风透光,白天打开窗户通风,夜间关窗,保持室温6°c-12°c即可,两周后,白天移出室外,夜间如温度过低就搬回室内,翌晨再移出,使之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7-15天)。
二、出室有先有后,不可一刀
由于各种花卉对气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耐寒程度也不一样,因此盆花出室应分先后,耐寒程度稍强的花卉,如双色茉莉、德国报春、长寿花、何氏凤仙花、金莲花、令箭荷花、山茶、茶梅、杜鹃等,可在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左右时出室,一些原产热带、耐寒性差些的花卉,如茉莉、米兰、扶桑、一品红、珠兰、彩叶草、绿萝等,则宜晚些出室,南方在清明前后数日,北方宜在谷雨前后数日;对不了解其耐寒程度的花卉,宁晚勿早。
三、初出室要既防暴晒也防寒风
盆花出室最好选择多云的天气,如在晴天出室,中午要避强光曝晒,尤其是那些夏季怕晒的花卉,如仙客来、瑞香、新几内亚凤仙、珠兰等。因此盆花出室要根据其喜光耐晒的程度分类摆放,并使其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四、逐步增加浇水量,不可猛浇入水
盆花在室内已习惯于偏干的土壤,由于早春刚从休眠中苏醒过来,根部吸水功能尚在逐步恢复中,此时如浇大水,土太湿易导致烂根,因此盆花初出室应多向茎叶喷水而少浇水,盆土比室内时稍湿润一些即可,浇水的水温以15摄氏度左右为宜,时间以中午为好。
五、肥宜稀薄,忌浓和过量
春天花卉复苏,对养分的需求有一个逐步增加的过程,初出室时,根部吸肥功能尚在恢复中,此时猛施肥有害无益。因此盆花刚出室时,还是让其自然生长为好,一、二周内不忙施肥,待其适应环境后再根据情况施肥。
六、翻盆换十,适当修剪
盆栽花卉中多年生的草本花卉,经过一年的生长,盆土中的养料基本已耗尽,且根长满了盆壁,结成根圈层,因此适宜在春季出室时翻盆换土。木本植物可2-3年后于早春翻盆换土一次。花木在室内养护一冬,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枝条枯萎、坏死,因此出室后应结合翻盆换土进行一次修剪。
一、适时换盆
1、花盆的选用
现在的花盆按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素烧瓦盆:一般养花用瓦盆比瓷盆好。瓦盆不仅经济实用,透气渗水性能都很理想。
(2)塑料盆:质料轻巧,使用方便,不破碎,经久耐用。
(3)瓷盆、釉盆:用上釉的花盆栽植花木,盆外壁涂有色釉,不透气渗水。
2、配制培养土
常用的材料有园土、腐叶土、泥炭土、河沙、砻糠灰、锯末、苔藓等。
3、换盆的操作
换盆、换土一般在4月为宜。换盆时间应根据花卉种类不同而分别处理。换盆前1-2天暂停浇水,使盆土变得干燥一些,以便使盆土与盆壁脱离。换盆后宜浇足水,放在阴凉处,10-15天后再逐步移动到阳光下。
二、及时出室
随着气温的回升,盆花在春季也将陆续出室。出室时间宜缓不宜急,要根据花卉的抗寒能力分先后。出室前,最好先经过一段适应室外环境的过程,再全天出室。
三、科学修剪
花卉的修剪,能够调节现有枝叶营养与长势,促进新枝的萌发与健旺。对于在一年生枝条上开花的月季、扶桑、一品红、金桔等,可在春季进行重剪。对于春季开花的梅花、碧桃、连翘、丁香、迎春等,它们的花芽大都是在头年生的枝条上形成的,因此春季不能重剪。
四、合理浇水
春季的浇水是养好盆花的关键。不同种类的花卉习性不同,需水量有较大的差异。几种常用的浇水方法:
浸盆法:将花盆浸入水盆中,让水沿盆底水孔渗入盆土中。
喷壶浇水法:用喷壶直接把水浇于盆面。
喷壶洒水法:用喷壶把水洒在植株的叶面和盆面上。
五、合理施肥
不同种类的花卉,要求不同性质的肥料。绿色观叶植物一般以施氮肥为主;色彩斑斓的观叶植物,除施氮肥外还要注意增施磷肥、钾肥。观花、观果类花卉应注意在不同生长阶段调整肥料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