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新手盆友眼里,盆栽花卉植物永远都是需要浇水的,总是担心植物会不会因缺水而枯死。所以,一有闲工夫就会不停地给盆栽浇水。结果可能没过多久,盆栽植物就变萎蔫了,从而渐渐地死去了。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浇水过量案例。虽然浇水对于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但也不要盲目乱浇水,否则适得其反,其结局也是比较悲催的。
对于大多数盆栽花卉植物来说,无论是喜湿的还是耐旱的,通常盆土变干后再让其受旱几天也不会出现多大问题,更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致死的现象。但如果频繁浇水、浇水过量的话,它反而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浇水要宁干勿湿。对于有些花卉植物来说,由于生长环境下本身湿度就比较大,加上它又比较耐旱,尤其是多肉植物,几个月不浇水可能也不会让其枯死,甚至还能活得好好的,反而勤浇水容易加速其死亡。
给盆栽植物浇水,一般需要掌握不干不浇干则浇透的原则,等到盆土完全干透了再给它浇透水即可。浇透水也就是说要让盆内的土壤都被浸湿透,直到盆底出水口有水流出来为止。如果盆底使用了托盘,要及时将从盆内流出到托盘里的水倒掉。
如果是一些诸如绿萝、网纹草等之类的比较喜湿的花卉植物,一般浇水要勤一点。但如果环境温度太低的话,也不宜经常浇水。一般在温度达到15°c以上时,可以适当增加浇水。判断盆内是否缺水的方法也很简单,可以直接用手指戳入表层土壤之下的3公分左右深度以感受潮气进行判定,也可以掂量花盆重量进行判定,还可以根据盆土和植株的生长状态来确定是否需要浇水。
除此之外,浇水的时机也需要掌握好,一般是在早上的9点左右进行。这样白天就容易让盆内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蒸发掉,避免引起盆内积水或盆土过于潮湿。如果晚上浇水的话,往往夜晚水分蒸腾慢,容易造成积水而引起根腐病、叶腐病或烂根,更容易滋生有害细菌。但夏天高温时节宜在早晚进行浇水,冬天低温时节需要在晴天的白天中午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
无论什么情况下浇水,都切忌浇半截水,这样容易让人产生误区,是养不好盆栽植物的。许多盆友因没有浇透水,让表层盆土湿了就停下浇水了,实际上深层土壤仍然是干的,时间久了植株会因根系吸收不到水分而受旱枯死。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给盆栽植物浇水时,要浇透水,切忌浇半截水。如果大家在平时有一些不良的浇水习惯,一定要趁早纠正过来,避免因浇水不当而让盆栽植物受损,甚至死亡,从而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可见,盆栽植物在浇水的问题上是非常有讲究的,盲目浇水的话,往往危害也是颇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