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应根据季节、天气情况、植株大小、盆土干湿、生长发育需要灵活掌握。冬季气温下降,杜鹃生长缓慢,需水少,应适当减少浇水量;春季气温回升,杜鹃开花抽梢,需水量增大;夏季高温季节,应随干随浇,午间和傍晚在地面和叶面喷水,以降温增湿;秋季天气转凉,应减少浇水,以防呈现二次生长,有利越冬。
入盆后的映山红盆景,经过一年的精心护养后,盆景的雏型已现,但枝叶还末丰满。浇水是决定盆景兴衰的关键,特别是烈日下的晴天,要多关照盆土用水和叶面喷水,还要根据气候变化而浇水。
浇水时要注意盆钵的大小与树桩的枝叶多少而确定用水,炎夏季节要多浇多喷水,来降低气温、增加盆中润湿度。三十五度以上高温季节,白天不能在叶面喷水,不然会导致烈日暴晒下的叶片积水,迅速煮沸而灼伤叶片。只有在太阳西斜的黄昏才能细喷枝叶。
水分杜鹃根系浅且发达,根须细如毛发,对水分十分敏感,怕旱也怕涝。一般要求土壤持水量不低于18%,但若盆内积水,也会呈现烂根死亡。营养生长阶段需水量多,花芽形成阶段浇水应少,浇水多了会使枝叶徒长,花芽减少。
浇水以中性或微酸性的雨水、河水、池塘水最佳。如用自来水,最好在缸中存放1至2天,待氯气挥发后再使用。临时浇水会降低土壤酸度,可加入0.2%的硫酸亚铁,每5天浇一次。或加少许食醋,每隔半个月浇一次,以确保土壤呈微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