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多肉植物度夏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遮阴是度夏很关键的一环。在大家的意识里,光照最强的时间段是正午,而最该遮阴的也是这段时间。但有时候,伤多肉最深的却不是正午的阳光,而是正午前后的斜射光。
前段时间,担心光照太强,我把原本放置在12点前都能接受到光照位置的多肉(在这里一直都长得挺好的)移到了大概只能接受到10点前光照的位置。结果,过了一两天去看,原本没问题的多肉居然叶片呈现出水化、果冻色(以格林和凝脂莲为代表)。
光照强没出事,光照弱居然出事了,虽然两天是浇水了,但在浇水的频率和方式其实没太大变化。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打算先把出现症状不良的多肉搬到光照更少的位置,一拿盆,总算是知道怎么回事了。受光照的盆壁非常滚烫(此前的位置,光照多能照到肉,照不到盆),当下虽然只是八点左右,盆壁温度估计比当下气温高出了一二十度不止。摸了下多肉的叶片温度感则只是还好。现在花盆的盆壁一般也不会太厚,导热性不要太好,尤其是当盆土潮湿的时候,盆壁周边的根系相当于被水煮了。根系受伤后,供过于求,植株只能甩掉一些累赘(叶片)。好点的情况,这部分的根系算废了,多肉继续长它的;悲剧点的情况,还可能从根系烂起烂到茎干上(黑腐)。
前段时间扦插了批玉蝶,也是放置在有斜射光的地方,能照到阳光的时间很有限,早八点前后,晚四点前后,小黑方,结果有一些就黑腐了,从下端杆子黑起,猜测也是因为斜射光引起盆壁温度过高然后到土壤内部。增加了个套盆换了个位置之后,就再没出现问题。
一些认为超级顽强的多肉,火祭,前段时间雨季徒长,就放在基本就是露养的位置,12点后全光照,浇水是想起就淋透,大部分都没事不徒但也不变红。少数几颗近土面的杆子黑掉干掉,猜测也是因为土面温度过高,导致接近土面的杆子出事,没出事的部位看上去还是很好。
所以,如果多肉出现叶片化水,不妨先排除下是不是因为斜射阳光导致盆壁温度太高引起的。解决这个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外围花盆可以考虑选择盆壁厚点大点浅色的花盆,或者多套个花盆隔热,或者利用点高度差隔离物,也可以考虑放在泡沫箱内,泡沫箱的高度跟花盆高度一致就可以了。花盆排列尽量紧密点,不要太零散,太零散,前面挡光的花盆也就形同虚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