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草的种植养护与管理

发布日期:2020-01-10 14:47

三叶草是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合放牧和园林观赏。其主根短,侧根发达,具有根瘤固氮能力,匍匐茎长30~60cm,能节节生根,侵占性强。三叶草耐荫性好,能在30%透光率的环境下正常生长,喜温暖湿润气候,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适宜年降水量为600~850mm。对土壤要求不严,耐酸性强,pH值4.5的土壤上也能生长。

三叶草草质柔嫩,叶量丰富,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干物质中含粗蛋白28.7%、脂肪3.4%、可溶性碳水化合物40.4%、矿物质28.7%、钙0.9%、磷0.3%。每年可割鲜草3~4次,一般667m2产量为3000~4000kg,适合饲喂畜禽及鱼类。

在栽培技术方面,三叶草种子细小,需精细整地,提前浅翻灭茬,深翻耙地,整平地面。播种前667m2施有机肥1500~2000kg,混入过磷酸钙15~20kg作基肥。最佳播种时间为春秋两季,春季3月底至4月底,秋季9月中下旬。播种前种子需浸种处理,每1kg种子加水1.5kg,加钼酸铵1g浸种12小时,用钙镁磷肥5~10kg加细土或黄沙5~10kg拌均后播种,人工草地667m2播种0.4~0.5kg。

田间管理包括苗期中耕松土除草1~2次,及时防治害虫,高温季节停止生长,及时去除大杂草,秋季补播恢复草地生产力。割草利用时,三叶草高度达20cm左右时进行割草,一年可割3~4次,留茬不低于5cm。放牧利用时,应在分枝盛期至孕蕾期或草层高度达20cm时开始,高度在5~8cm时结束放牧,晒制青干草时,干燥后及时堆垛贮存,青贮时要使其迅速失水到半干状态,装窖要压实封严。

三叶草不仅为畜禽提供优质饲草,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扬尘,抑制杂草生长,用于水土保持和建植草坪,绿化美化环境,是现代农业和园林中的重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