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或公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开着猩红色小花的灌木,与海棠相似,却又明显不同。没错,这是海棠科的观花植物——贴梗海棠。
贴梗海棠锈病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主要染病部分是枝干和叶片,最终通过二次传染危害全株,严重则导致植株死亡。
叶片染病的特征非常明显:初期会呈现直径1-2毫米的桔黄色小圆斑,逐渐扩大至4-10毫米;随着病情发展,叶片表面出现黑色小点状孢子器;发病一个月后,叶背会长出灰色至灰褐色毛状物;病斑破裂后会散出褐色锈孢子,最终变黑干枯脱落。叶柄染病后,初期病部膨大呈橙黄色,长有毛状物,后期变黑干枯导致叶片早落。
这种病害与桧柏类植物密切相关。病菌在桧柏组织中越冬,第二年春天遇水后会产生担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展叶20天以内的幼叶最易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
1.种植时注意将贴梗海棠与桧柏类植物隔离
2.若已种植在一起,需在2-3月间修剪或去除桧柏的病枝病株
3.已感染的植株可以施用粉锈宁或退菌特可湿粉剂进行喷洒
贴梗海棠不仅观赏价值高,还具有药用价值。其果实可入药,具有舒筋活络、镇痛消炎的功效。做好养护工作就能欣赏到美丽健康的贴梗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