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兰花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一)根腐病的典型症状
1.幼苗表现:
肉质根和根状茎先出现水渍状褐斑
逐渐腐烂变黑并可能蔓延至茎部
导致植株萎蔫枯死(3-5天即可死亡)
2.成熟株表现:
根系出现褐色坏死病斑
腐烂区域可能扩展至根状茎和假鳞茎
严重时形成环状腐烂带包围根系
植株表现:叶片黄化、新芽停滞、假鳞茎萎缩
(二)致病机理
1.病原菌:立枯丝核菌(半知菌亚门)
2.传播途径:
通过菌丝体在植料中扩散
借助浇水、雨水传播
适温20-24℃,偏酸环境(pH<5.5)易发
(三)诱发因素分析
1.植料因素:
pH值低于5.0
介质过细导致缺氧
含未腐熟有机质
2.管理失误:
施肥过量引起肥害
浇水过频积水
消毒不彻底(植料/兰株)
3.环境问题:
通风不良
高温高湿
虫害损伤(线虫/蚂蚁)
(四)综合防治方案
1.预防措施:
▶ 栽培优化:
选用透气植料(植金石/发酵树皮)
保持pH5.5-6.5(定期检测调节)
新植料暴晒/药液消毒
▶ 科学管理:
控制浇水频率(见干见湿)
薄肥勤施(增施磷钾肥)
定期补充有益菌(兰菌王等)
▶ 环境调控:
加强通风(尤其夏季)
兰架设置接水盘
定期环境消毒(石灰水)
2.急救处理:
▶ 病株处理流程:
① 倒盆冲洗根系
② 彻底切除腐烂组织
③ 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
④ 伤口涂抹杀菌粉剂
⑤ 换清养介质重栽
▶ 药剂防治:
灌根用药:50%多菌灵500倍液/70%敌克松1200倍液
施用要点:盆土稍干时使用,连灌2-3次(间隔7-10天)
配合环境消毒(使用高锰酸钾)
注:本文所述防治方法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使用,建议先小范围试验验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