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育苗
1、苗床准备
用砖围成苗床,纯床宽1.2m,高20cm,床内填充珍珠岩铺平,并灌水使其充分膨胀。在北方,由于气温较低,树木萌动期较南方迟,生长期比南方短,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准备可调温、控湿的大棚,而在南方则可直接在苗圃上搭建遮荫棚,棚高在2m左右。
2、插穗修剪
根据枝条的长短将穗条分为3个等级,I级16cm以上,Ⅱ级10-15cm,Ⅲ级5-9cm。按每把同一级50枝穗条绑扎成捆,并置于荫凉处。
3、扦插
在扦插前1-2d,用2‰-3‰的高锰酸钾液均匀淋透苗床。扦插时,若苗床较干燥,再将苗床浇透。插前,把成捆的穗条基部3-5cm放在3‰-4‰的甲霜灵液中蘸一下,然后再蘸配制的生根粉剂后即可扦插。扦插深度为穗条长的1/3-1/2,株行距3-4cm×6-7cm。
4、管理
4.1肥料管理
从5月1日起交替喷施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间隔7-10d,可结合喷雾进行。
施肥注意事项:(1)要喷施在叶面上。(2)尿素要先用少量水溶解后再稀释使用。(3)若遇雨天,施肥时间顺延,但两次间隔期不能少于7d,中午太阳太大时不施肥,一般在上午11:00前或下午4:00后进行。
4.2水分管理
从扦插起至7月底,晴天每天喷雾2次,阴天每天喷雾1次。喷雾以苗床幼苗叶片湿润但不滴水为宜。喷施叶面肥当日不喷水,若次日为阴天亦不喷雾,晴天则喷雾1次。
移栽
1、圃地准备
在上年底将圃地翻挖,用1‰-3‰的高锰酸钾液消毒,在2月初作苗床,床宽1.2m,沟宽30cm,沟深20-25cm。要求苗床平整,土团细碎疏松。作床前,根据山体坡向和水流方向挖好排水沟。
2、苗木处理
移栽前应对苗木进行浆根处理。处理方法:将ABT生根粉配制成50mg/kg溶液,按3‰的比例加入多菌灵,与溶液充分混匀,再加入粘土,将溶液配成低浓度泥浆。栽植前,先将苗木根系在泥浆中蘸一下,再栽植。
3、栽植
株行距:I级苗15cm×20cm、20cm×30cm,Ⅱ、Ⅲ级苗8-10cm×15cm。栽植时要挖小沟排栽,栽植深度为苗高的1/3-1/2,要求苗正根舒、松紧适度。秋季栽植植苗深度达1/2以上,尤其严格要求苗木的紧实度。栽植后应立即浇定根水。
4、经营管理
4.1肥料
根肥:(1)4月20日、4月30日施10%的清粪水;(2)5月15日、5月30日施20%的清粪水和0.5%尿素;(3)6月15日、6月30日、7月15日、7月30日施30%的清粪水和0.5%尿素。
叶肥:自5月1日起交替喷施0.2%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7-10d喷施1次。
4.2水分
曼地亚红豆杉苗木对水分的要求较为严格,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才利于苗木的生长。但水分过多,会造成苗木根系腐烂,因此在低洼的地段要规划合理的排水沟。遇干旱或缺水的地区,应及时补充水分。
4.3营林措施
及时松土除草,亦可结合施根肥进行。5-9月是杂草生长的旺季,视杂草生长情况确定合理的除草次数、时间,总的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除草时不能损伤苗木,并将歪斜、倒伏的苗木培正。松土除草后,应及时浇透定根水。松土除草的同时,应清理、疏通排水沟。
4.4病虫害防治
4-5月预防性施用1次甲基1605、敌杀死或甲胺磷,使用方法参照产品说明书;4月下旬至5月初连续灌施多菌灵或敌克松防病,若已发生病害,则应及时施药。农药的使用要注意人、畜、苗的安全。病死植株要及时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