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变型引起的真菌病害。该病害会影响合欢树的幼苗和成年树木,导致叶片萎蔫、枝条死亡,严重时全株死亡。
感染枯萎病的合欢幼苗表现为猝倒,迅速死亡。成年树木感病后,叶片萎蔫下垂,干枯脱落,枝条死亡。病害通常从一两个枝条开始,逐渐扩散至全株。病叶呈现淡绿色或淡黄色,严重时叶片脱落,枝条枯死,病枝边材有褐色环状病斑。夏末秋初时,病树干或枝条的皮孔会肿胀并破裂,形成梭形病斑,后期变干、黑褐色,并出现成堆的粉色分生孢子堆。病株根部皮层变褐腐烂,潮湿时产生肉桂色至白色粉状霉层。
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春季和夏季条件适宜时,从根部、枝干伤口或直接侵入。每年5月出现症状,6~8月为发病盛期,10月停止。高温、高湿气候发病严重;土壤瘠薄、透气性差的道路两旁、山地、高坡等处易发病。当年生苗发病少,3~8年生树发病重。
综合防治方法:
(一)选择抗病性品种栽培,如深红色花的夏洛特,浅色花驰闻。
(二)加强栽培管理:减少起苗与运输、定植时间,栽前对根部喷洒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时灌水,定期松土除草,增加土壤通气性,定期施肥,春秋各施一次有机肥。
(三)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消除病枝、病株。对死树和濒死树要及时砍伐,集中销毁。并对树穴及周围相邻土壤喷施20%石灰水溶液。
(四)药剂防治:早期预防从4月下旬开始,开穴浇灌40%多菌灵500倍液或50%托布津800倍液,每月1次,连续3~5次。对患病轻的植株及时开穴浇灌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代森铵400倍液。同时,喷洒或涂抹植株枝、干,交替用药,每月一次,连喷3至4次。对于患病较重的植株用刀刮除病斑,涂抹药剂,开穴灌根,并在树木周围喷洒20%石灰溶液。
此外,选择适宜生长的土壤种植,避免低洼地,以土壤疏松、排水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为宜,最好单株或几株种植于绿化带、花园、庭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