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夏石竹为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宿根花卉,原产奥地利和西伯利亚。1989年由山东省昌邑市花木场引进,后经杂交驯化改良,培育出多个系列品种,已在多个地区试种成功,并在山东省昌邑市和北京建立了两大常夏石竹生产基地。
推广价值:常夏石竹植株丛生,高8~10cm,深绿色,光滑具白粉,伞状花序,花期5~11月。抗旱、抗寒力极强,-35℃可越冬;定植成活后依靠自然降雨即可,比一般草坪节水70%左右;花多、香、密,盛花期覆盖地面;长势矮小,修剪次数少;宿根性特强(寿命达8年以上),因此,极具观赏价值,是管理成本低的优良新型草坪植物。
扦插育苗:常夏石竹属杂交品种,除利用F1代种外,不能进行种子繁殖,否则退化变异现象严重。而扦插繁殖方法简单,成活率高、速度快且基因稳定,适于工厂化生产。苗床需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深翻施肥、整地作畦,每亩施有机肥2000kg。选无病虫壮枝,截取5cm左右,去掉枝上2/3叶片,剪后用多菌灵1000倍液浸10分钟消毒,用NAA作生根剂。扦插技术包括扦插方法和插后管理,插后温度不超过3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15天生根。
栽培管理:选地、整地要选择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中性地块,深翻40cm以上,捡出碎石、砖、水泥等杂物,掺入50%优质壤土,施入长效复合肥拌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每亩用量1000kg。土壤消毒后整平,进行1次滚压并充分灌水,让土地自然沉降2~3天后,重新整平再栽植。移栽除冬季封冻和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外,其余时间均可栽植,最佳时间为立秋后和春季。肥水管理要分期浇水、追肥,一般每年浇水3次,追肥要与浇水结合进行。病害防治包括生理性病害和病理性病害,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施效果较好。修剪每年修剪3次,适时修剪是常夏石竹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