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豹纹木蠹蛾防治

发布日期:2019-07-09 21:02

杜仲豹纹木蠹蛾又名六星木蠹蛾,是我国杜仲危害枝干的主要害虫,属鳞翅目木蠹科。杜仲幼林小班遭受木蠹蛾危害致使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2毫米,翅长43~54毫米,整个虫体生有灰色绒毛。雌蛾触角丝状,雄蛾羽状且先端细长如丝。翅上散生椭圆形深蓝色斑纹数十个,胸背具纵向排列的黑点5个,腹部黑色。雌体较雄体大。幼虫老熟时体长35~45毫米,头部黑褐色具光泽,略扁平而坚硬。胸、腹部紫红色或灰褐色,各体节上有小黑点4~7个,每个小黑点上着生有短细毛土根,背线黑色。

生活史及习性

一般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翌年3月继续活动,4月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5~20天。6月中旬成虫大量羽化,羽化后5~6天交尾,17~18天开始产卵。成虫寿命20~25天。卵期15天左右。孵化的幼虫11月后逐渐进入越冬阶段,次年仍以幼虫活动。幼虫期很长,达20余个月。成虫羽化后多不远天天苗木网离羽化场所,夜间活动,飞翔力弱,无趋光性。雌蛾常将卵分散产于树皮裂缝或根际处,每一雌蛾可产卵600~800粒。幼虫孵化后蛀树皮,以后蛀入韧皮部及形成层,直至木质部。随幼虫的增长,食量增大而使树干内形成长50~130厘米的扁平圆形蛀道。幼虫在蛀道内有上下往返的习性,因而使蛀道在树干内形成环状,所以被害树易倒折。当幼虫老熟后,便在蛀道内筑蛹室化蛹(蛹室的一端先咬一羽化孔而不穿皮),羽化时蛹半露于孔口外,羽化后留下蛹壳。该虫多发生在幼林内,南向山腰以下的疏林、林缘及孤立木受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

冬季检查清除被害树木,并进行剥皮等处理,以消灭越冬幼虫;于成虫羽化初期,产卵前利用白涂剂涂刷树干,可防产卵或产卵后使其干燥,而不能孵化;幼虫孵化初期,可在树干上喷洒80%氧化乐果乳剂400~800倍液等;当幼虫蛀入木质部后,可根据排出的虫粪找出蛀道,再用废布、废棉花等蘸取敌百虫原液或50%久效磷等塞入蛀道内,并以黄泥封口。该虫主要发生在湖南省慈利江垭林场。该场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于3月中旬选择毛细雨或阴天,施用白僵菌,危害率下降48.4%;林内招引益鸟,捕食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