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绣线菊为蔷薇科绣线菊属植物,原产我国华北地区,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江南各省,山东、陕西等地也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于1984年从辽宁省熊岳植物园引种,经过十几年的栽培驯化研究,证明珍珠绣线菊是东北地区观花、观叶、观株形于一体的优良花灌木。
1 引种地自然状况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地理位置为北纬45°43’,东经126°18’,海拔146m,土壤类型为黑钙土,土层深厚,pH值为6.6,年平均气温为3.6℃,最低气温为-38℃,最高气温为36.4℃,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7%,年降水量为523mm,年积温(≥10℃)2700,无霜期为135d左右。
2 植物学特征
珍珠绣线菊为灌木,植株高1.5m,枝条细长,叶线状披针形,花序伞形,花白色如珍珠,花期4~5月,果期7月。
3 生物学特征及生长节律
3.1 生物学特征
珍珠绣线菊是喜光树种,在全光照条件下长势旺盛,枝条生长量大,开花时间长。秋季叶变色比蔽荫条件下快7~10d,颜色更红更鲜艳,持续时间长。该树种较耐寒,在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长势更好,繁殖容易,分蘖性强,耐修剪,栽培管理简便。
3.2 物候期
珍珠绣线菊在哈尔滨地区生长,4月初芽开始膨大,4月中旬芽开放,新梢生长开始,4月下旬展叶,5天后进入展叶盛期;4月下旬开花,一周后进入盛花期,5月中旬花开始败落;9月末树叶开始变成红色,10月上旬开始落叶,直至隆冬仍挂枝头。1996年至1998年3年物候观测表明,珍珠绣线菊花期比土庄绣线菊早15d左右,观叶时间长达70d,比土庄绣线菊长一个月,延长了北方园林绿化树种观赏时间。
3.3 生长节律
自1996年起在省森林植物园选取5株珍珠绣线菊定期观测,4月中旬新梢开始生长,8月中旬停止,全年生长期120d左右,当年小枝平均生长量50cm,最高生长量达70cm。
4 栽培方法
4.1 种子繁殖
珍珠绣线菊种子7月采收,晾晒、揉搓、脱粒筛选后保存在通风干燥处,可立即播种或翌年春播。
4.2 播种方法
选择排水良好土地作床,深翻耙细,震压、浇透底水、土壤消毒,一周后播种。将床面搂平,种子撒播,覆以落叶松叶片,浇水保持湿润,25~30d出苗。
4.3 扦插繁殖
扦插棚设在植物园区内,上盖透光率50%遮荫网,设扦插床,床底铺15~20cm厚马粪,上铺河沙20~30cm,浇透底水,喷洒0.5%高锰酸钾消毒,密封3~4d后进行扦插。6月下旬剪取半木质化枝条,长8~10cm,保留上部少许叶片,基部剪成斜形,速蘸1000mg/kg吲哚丁酸,插入沙床内,株距和行距均为5cm,扦插深度5cm。扦插后压实,浇透水,扣塑料拱棚。棚内温度控制25℃~30℃,相对湿度85%以上,3d后每天浇水两次,一个月左右生根,生根率95%。生根后逐渐撤去塑料膜和遮荫网进行练苗,翌年春移栽入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