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樱花的栽培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19-06-12 15:41

山樱花又称山樱桃,原产于中国,在我国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属于蔷薇科李属的落叶观花大乔木。其树皮呈栗褐色,平滑有横纹,老干灰褐色,叶片为卵圆形,边缘有锯齿,具有芒刺,叶柄有2~4个腺点,无毛。山樱花的花朵由3~5朵组成伞房总状花序,花色包括白色和粉红色,单瓣或重瓣,花叶同时展开或先花后叶。山樱花适应性较强,喜排水良好、土质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需要充足的阳光和一定的空气湿润,以及通风良好的环境。

栽培管理:

栽种:栽种时应挖大坑并施足基肥,避免积水,确保土壤下沉后根颈与地面等高。移栽时保护树皮,大树应带土团,小树可裸根栽种。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无机肥喷施,最佳施肥时间为9月初和春季开花后。

修剪:主要在花后进行,以轻剪为主,修剪枯枝、病虫枝等,修剪后应消毒并封闭伤口。

病虫害防治:包括樱花褐斑穿孔病、介壳虫、红蜘蛛和梨网蝽等,防治时应根据不同症状选择适当的药剂。

繁殖方法:

扦插:使用母株根部萌发的枝条或带嫩梢的1年生枝条在3月进行扦插。

压条:最佳时间为2月中旬和9月初,选择根部萌发的蘖或大树基部的徒长枝进行环状剥皮并包裹。

嫁接:以樱桃树为母本,3月进行嫁接,嫁接繁殖的小苗寿命较长。

景观应用:

山樱花因其树体高大、开花繁茂,在春季是重要的观赏花木。可用于成片群植、散布于草坪或结合杜鹃、八仙花等植物形成丰富的植被群落。在种植时应注意其不耐尘埃和汽车尾气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开花,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