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叶小檗播种育苗技术

发布日期:2019-06-07 01:40

紫叶小檗属于小檗科日本小檗的变型,近年来在城乡绿化中广泛应用,是作绿化色带、花坛、彩球的优良材料。紫叶小檗主要通过种子进行繁殖,也可通过枝条进行扦插育苗。

一、播种时间:北京平原地区在春季土壤解冻后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

二、土壤准备:在播种前深翻土壤30厘米,清除杂草、树根及其他杂物,然后进行作垄或作床及土壤消毒等工作。

三、作垄及作床:紫叶小檗可采用高床育苗及宽垄育苗,尤其是在容易引起土壤板结的壤土及粘土上更是如此。在沙壤土上可以采用低床或平床育苗。

四、种子处理:主要是种子的消毒及催芽工作,把紫叶小檗种子浸泡在5%的多菌灵溶液中24至36小时,然后捞出,与经过消毒过筛的湿河沙按种子与河沙的体积比为1?3混合均匀。

五、播种要点:1.垄播。用播种小镐在垄的两侧各开出宽深各5厘米的播种沟。撒种时要均匀,不漏播,不重播。播种量为每亩15公斤。覆土厚度为3至5厘米较合适。覆土后用镇压机镇或踩实,通过侧方灌溉灌一次透水。2.高床播种在做好的高床上,均匀撒种,种子间距1至1.5厘米。覆土厚度2厘米。覆土后喷雾,灌透水。

六、播种苗管理:1.松土除草:播种后如杂草大量滋生,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方法进行清除杂草,除草时应做到“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则。松土厚度2至3厘米。2.施肥灌溉:当苗高3至5厘米时进行土壤,复合肥每亩用量10至15千克即可。依土壤墒情及时灌溉。3.病虫防治:紫叶小檗苗期,要注意苗木立枯病的预防,通过提早播种、高垄育苗、土壤消毒、种子发芽出土时每隔10天喷洒5%的多菌灵(连续喷洒三次)等措施,可以得到较好的预防。4.苗木防寒:在入冬前的11月中旬灌冻水,然后埋土防寒。

通过以上措施,紫叶小檗当年苗高可达20至25厘米,壮苗率达80%以上。虽然通过播种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出苗率,但播种后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即播种出苗后苗木叶片不全是紫色的,也有绿色的,大小也有差异。因此,选择纯种紫叶小檗种子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