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的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2019-06-04 05:24

目前,油松主要虫害有油松毛虫、红脂大小蠹等10多种,病害主要有油松针叶锈病和松落针病等近10种。病虫害的多样性和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油松毛虫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防治工作呈现出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1 油松病虫害发生原因

近年来,作为主栽树种油松的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林龄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极易受病虫侵害。多年出现的暖冬和干旱少雨天气有利于油松毛虫等病虫害的越冬和滋生繁衍。由于对病虫害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灾情监测和预报工作薄弱、防治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

2 油松病虫害分布规律

2.1 人工林重于天然林

人工林树种单调,普遍缺乏下木,失去对病虫害的抑制能力,反利于其发生和发展。

2.2 纯林重于混交林

由于油松纯林中的昆虫种类比混交林少,昆虫相互间的制约能力较低,抵御病虫害危害的调节能力较混交林弱。

2.3 生长不良的林地病虫害较重

过度和不合理采伐,更新不及时,造成林地卫生状况差,树木生长环境恶化,有利于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3 油松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措施

3.1 营林措施

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通过选育抗病虫品种,营造混交林,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通过科学抚育管理,逐步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的森林体系。

3.2 苗木检疫

造林时做好苗木检疫,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3.3 综合防治

采取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

4 油松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4.1 油松毛虫

①加强营林技术措施,营造针阔叶混交林。②采用树干喷涂毒环或毒笔、毒绳阻隔毒杀。③成虫期用黑光灯高压电网诱杀。④释放赤眼蜂进行防治。

4.2 红脂大小蠹

适地适树,提高林分的自然抗虫能力。利用植物引诱剂诱杀,并对诱捕器周围有新侵入孔的林木进行熏杀。砍伐的木材运出林地后进行剥皮或药物熏蒸处理。

4.3 靖远松叶蜂

在低矮林区人工剪除有卵、幼虫的枝条。在重灾区人工挖除活茧。使用白僵菌或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

4.4 油松针叶锈病

不造油松与黄檗的混交林。发病初期喷施波尔多液、敌锈钠、石硫合剂或粉锈宁。每15天喷1次,可防其侵染。

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结合各种防治方法,因地制宜,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