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格海棠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19-06-01 12:57

丽格海棠为须根系,株形丰满,株高20~30厘米,枝叶翠绿,茎枝肉质多汁。单叶互生,不对称心形,叶色多翠绿,少有红棕色。花形多样,多为重瓣,花色丰富,有红、橙、黄、白等,花朵硕大、色彩艳丽,具有独特的姿、色、香;而且花期长,可从12月持续至翌春4月。盛花期为4至6月和9至12月。

一、喜温暖、潮湿和半阴的环境,忌高温和水渍,喜散射光,忌强光直射。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2℃,当低于5℃时,会受冻害;低于10℃,生长停滞;超过28℃,生长缓慢,长势不好,逐渐进行半休眠或休眠状态。环境相对湿度在生长期间要大于70%。丽格海棠属短日照植物,短日照下可提早花期,长日照下花蕾发育受抑制,可延迟花期。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PH5.0~6.0。

二、栽培管理

(一)育苗丽格海棠不形成种子,一般通过扦插成苗。扦插方法:在温室,一年四季均可扦插,但冬季温室扦插最好。丽格海棠可以枝插,也可以叶插。枝插时,选取粗壮的嫩枝作插穗,枝条长短要适度,一般每个插穗含2~3个芽,用刀片将枝条下部切成楔形;叶插时,要选用生长旺盛的成熟叶子,将叶柄下端用刀片斜切。扦插基质可采用泥炭5份、珍珠岩2份、椰糠1份混合而成。扦插后浇透水,注意不要沾湿叶片。育苗期间,温室内需保持85%以上的空气湿度,适当通风,避免高温,苗床土壤保持湿润。待根系旺盛后可移栽至12~14厘米的花盆中。丽格海棠的生长期为90~120天,因此,可根据需要拟定其定植上盆时间,即上盆时间不宜迟于令其开花期前的第90~120天。盆土可用泥炭土、珍珠岩按5∶2配制,也可与消毒过的园土混合,适当加入基肥。上盆后浇透水。

(二)养护管理

1.温度丽格海棠生产的适宜温度为15-22℃。当低于5℃时,会受冻害;低于10℃,生长停滞;超过28℃,生长缓慢;超过32℃,生长停滞。为了达到最大的营养生长量,夜间温度应该维持在19-20℃。温度超过24℃时,丽格海棠易发生徒长。当温度超过24℃后,就要开始减少光强。此外,日温低于夜温有助于控制植株徒长,提高成品的质量。建议北方的种植者尝试将日间温度控制在16-18℃,夜间温度控制在20-21℃进行生产。出现高温天气时,可通过遮光、喷雾并通风来调节,控制气温在28℃以下。

2.光照苗期在透光率60%的环境下生长最好,因此应适当遮阴。丽格海棠为短日照植物,光照时间低于14小时容易开花。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调节开花期。在生产中,要控制丽格海棠在春节时开花,定植上盆后须开始照灯加光,具体方法是:在夜晚20:00~23:00照灯,100瓦/平方米,灯距16米,提前7~8个星期停止照灯。

3.水肥管理丽格海棠具有肉质根茎,根系纤细、容易受损,因此适当的水分供应显得特别重要。水分供应不足会影响植株生长,过湿时轻则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茎干变软,重则引起茎根病害。因此,淋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同时淋水时注意不要沾湿叶子。

丽格海棠为喜肥植物,但对养分缺乏或养分过多都很敏感,因此施肥应遵循“薄肥勤施”原则。生长期每10天追施1次富含磷钾的稀薄液肥,注意避免施到叶面上。

4.整形修剪当植株高约6厘米时摘除顶芽,促进分枝,提高整体观赏价值。植株现蕾时应疏剪过多的花蕾,促进花大花艳。开花后及时将残花和连接残花的一节嫩茎剪掉,促使下部枝条腋芽萌发,剪后10天左右嫩枝即可现蕾开花。平时要及时摘除病叶、老叶,以保持植株健康完美。

三、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灰霉病及白粉病等,其中以茎腐病、根腐病危害严重。病因主要是高温天气时空气湿度过高、盆土过湿造成的。因此,在严格土壤消毒的情况下,苗期注意通风、降温、控水,并且每10天喷施波尔多液、百菌清、多菌灵等杀菌剂800~1000倍液。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和介壳虫等,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