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我国国花,近两年生长迅猛,菏泽的牡丹种植面积已从不到万亩增长到3.5万亩。牡丹的生长周期遵循“春发枝、夏瞌睡、秋长根、冬休眠”的规律,循环往复。许多种植户对此不太了解,导致操作不当,造成损失。本文将详细介绍牡丹的分株、嫁接、压条和扦插等适用的繁殖技术,以满足生产需求。
1.分株繁殖法
分株繁殖法操作简便,成活率高,苗木生长旺盛。分株后的植株开花较早,但需2-3年后才能充分展现品种特性。该法可保持品种优良特性,但繁殖系数较低。
(1) 分株时间:
黄河道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结合栽植同时进行。此时分株有利于当年发根,过晚则发根弱或不发新根,影响来年春季的干旱耐受力;过早则因天气尚热,易引发“秋发”。寒地宜早,暖地可稍迟。
(2) 分株方法:
分株法包括分、剪和种三个步骤。选择4-5年生长健壮的母株挖出,去掉附土,根据枝、芽与根系的自然纹理,用手掰开,可分2-4株。剪去上部枝条,保留1-2个腋芽。分株后,用1%硫酸铜或400倍多菌灵浸泡消毒。栽植时使根系均匀分布,封土分层填实,浇水后培土越冬。
2.嫁接繁殖法
嫁接法依赖于砧木的根系养分和水分,接穗下部产生不定根,形成独立植株。嫁接法能有效提高繁殖系数,适用于补接、改接品种和嫁接牡丹十样锦。根接法介绍如下:
(1) 根接时间:
黄河道域根接最佳时间为8月下旬至10月下旬,9月份成活率最高,白露前后最为适宜。
(2) 砧木选择:
砧木可用芍药根、牡丹根或风丹实生苗根。芍药根短粗质软,易嫁接,但寿命短;牡丹根细质硬,不易嫁接,但寿命长;风丹实生苗根系发达,抗逆性强。
(3) 接穗选择:
接穗应选用当年生萌蘖新枝,长5-10cm,随采随用。若接穗不足,也可用当年生枝,但成活率和生根速度不如萌蘖新枝。
(4) 嫁接方法:
牡丹根接多采用“嵌接法”。先在接穗基部削成楔型斜面,砧木上口削平,纵切切口略长于接穗削面,深度达砧木中心。将接穗插入切口,对准形成层,扎紧后涂泥浆或液体白蜡,栽植深度与切口平,培土至接穗上端2-3cm。
(5) 嫁接后管理:
第二年成活后,春季从接口处进行剪定,刺激根芽处的不定芽萌发。连续两年平茬修剪并加强肥水管理,嫁接苗可迅速达到出圃规格。
3.压条繁殖法
压条法通过将枝条埋入土壤诱导其产生不定根,适用于稀有品种及根蘖少的品种。按压条部位可分为地面压条和空中压条。
(1) 地面压条:
压条时间通常在5月底6月初花期后,选择健壮的1-2年生枝在当年生与多年生枝交界处刻伤压入土壤,保持土壤湿润,促使萌生新根。翌年秋剪断压条分别种植。
(2) 空中压条(嫩枝吊包):
在牡丹开花后10天左右,选取半木质化的嫩枝,在基部环剥约1.5cm,用脱脂棉蘸IBA或ABT1号缠于环剥口,卷成筒状填入壤土或混合基质后封口固定,隔15-20天灌水保湿,翌年秋剪下种植。
4.扦插繁殖法
扦插法操作简单,但生长缓慢,护理困难。具体方法如下:
选当年生健壮的萌蘖枝于9月前后剪成带2-3个芽的插穗,用NAA或IBA处理,扦插在沙质壤土上,保持湿润,2个月后形成6-10cm长的根系;或在开花后15-20天取单芽茎插入河沙基质中,保持湿润,翌年春移植,生根率可达90%。
牡丹扦插虽能成活,但生产上较少采用。然而,在现代化育苗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基础上,牡丹扦插繁殖将是牡丹快繁和产业化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