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瓶苗出瓶后的栽培与管理

发布日期:2019-05-22 10:3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交流不断增多,人们对名贵花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昆明等地相继引进建成了多个大型的蝴蝶兰瓶苗培养场,而广东的顺德、花都每年都有超过20O万株蝴蝶兰瓶苗出口日本。蝴蝶兰花朵大、花期长、花色艳丽,深受人们喜爱。本文将介绍蝴蝶兰苗出瓶后的栽培与管理。

材料为广州陆仕蝴蝶兰瓶苗基地培养的蝴蝶兰瓶苗。待瓶苗发育到3—4片叶、叶片约3—4厘米长时,可出瓶种植。种植前的准备包括:树皮或椰子壳切碎成约2X2X3厘米大,用1%的高锰酸钾浸泡1O分钟,晾干后用5O%的多菌灵喷洒一次。水苔洗净去除杂质后,用甲基土布津8OO倍稀释液浸泡后晾干。

瓶苗准备:用镊子轻轻钳出蝴蝶兰苗,置于盛有自来水的盆中,反复漂洗两次后,用剪刀清除掉已停止生长的叶片、不健康的根,淘汰弱苗;用清洁的毛笔轻轻刷洗根上附着的残余培养基,再经清水漂洗2一3次,将苗从水中捞起后放入50%的多菌灵液内浸泡3—5分钟。

上盆:家庭可用小盆种养,花场可用有眼塑料篮,每篮可种30——50苗。在塑料篮底部放一层4—5厘米厚的椰子壳或树皮,上铺约0.5厘米厚的水苔。将准备好的兰花苗取出,根顺放在水苔下面,尽量不要折伤根,保持直立。

后期管理:兰花苗种栽好后,置于通风处防止日晒,环境不要太潮湿。每日均匀喷水2—4次,视天气情况调整。冬天天气冷要设保温棚。兰花苗出瓶后,经一二个月便可见到新根从叶片基部上端长出。当新根长到三四厘米长时,柱心开始抽出新叶,生长旺盛。当兰花苗长到5——6个月,有四五片叶,约10厘米长时,便可分盆种植,等待花期的到来。蝴蝶兰一般极少有昆虫伤害,但因浇水过多容易引起烂根烂叶,甚至全株腐烂死亡是为多见。

防治病害:一旦发现有病变发生,要尽早处理。兰苗取出重种,更换介质土。兰苗和介质土都用5%的杀菌灵处理。用800倍稀释的甲基托布津喷洒。用青霉素消毒效果也较理想。方法是将40万单位的青霉素溶解于50Oml的凉开水中,喷洒在兰苗的叶片、根部和介质土上,每天一次,2次便可转入正常管理。缺点是可引致生长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