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大树的移植和管理

发布日期:2019-05-18 06:01

(1)杨梅树的选择与挖掘。杨梅树一般选择树龄在6~10年生,主干直径6~10厘米,原树高度与冠幅均在2米左右,并在生长密度较大的杨梅园中选取。实践证明,树龄(冠)过大,挖掘用工多、运输成本高、栽植成活差;反之,树龄(冠)过小,则栽后缺乏形象感。挖掘时的注意点是:

①为便于操作及地上、地下冠根平衡,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应先锯去过高、过多的枝干,一般留干(枝)高1.5~1.7米,留下冠径1米左右,除去4/5的枝叶。

②根据树的大小留泥球,一般泥球直径在50~60厘米,要保证多数的根群被泥球所包裹。以地上与地下相对应的原理,一般树冠有大枝处地下常有大根存在。这样在挖掘树体留泥球时即可注意,把大根心理留着,在泥球外留长30~40厘米,过长者适当短截。

③如天气干燥,挖掘前一天好在泥球范围内浇水,可减少根系损伤及泥球开裂。

④泥球带树掘起后,用粗草绳绕根颈缚扎结实,防止运输途中泥球散开,然后抬到公路边待运输。

⑤杨梅大树要求随挖随栽,以提高成活率。如要长途运输,则须有可靠的保湿措施。杨梅系常绿果树,栽植适期在春、秋两季。如栽植时间充裕,好在头年秋季定树,并挖好泥球沟,宽30厘米,深40厘米,在沟内施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后覆土,促使泥球沟内根系生长。这样,次年春季泥球挖掘时根系损伤少,栽植成活高。

(2)杨梅树的运输与栽植。杨梅带泥球大树的运输,可因地制宜地选用拖拉机、汽车等工具。运输途中要防止大的震动,以免泥球裂散,影响成活。栽植前,在绿化带中有两种填土方法:一种是先将山上挖来的黄泥沙土填满带内留出杨梅植穴;另一种是先种好杨梅树后,再将黄泥沙土填满绿化带。本案采用前者方法。底层是路基填方大石,上盖碎石基层,以利排水。植穴一般长宽深为1.0米×1.0米×0.8米,穴底先放入肥沃的山皮表土30~40厘米,然后放入带草绳的树球,有长出的大根需按位置疏理好,再填入表土,分层踏实,使泥球与填土间不留空隙。后将黄泥心土盖在上面,使泥球表面不见为度。充填的表土与心土,好疏松并含有一定的沙石砾,因杨梅根系适宜在疏松通气的土壤中生长。再向植穴浇透水1次,促使根土密切接触,保持穴内泥土湿润,有利于促进发根,提高成活率。其上再盖一层松土,并覆上2只浸湿的草包,防止表土板结、开裂,确保根部湿润环境。泥球上缚扎的草绳,会自行腐烂,不必单独去掉。

(3)杨梅树的培育与管理。由于杨梅大树移栽时,其树冠及根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短期内生长趋于衰弱状态。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缩短缓苗时间,促进早日发根,保证移栽成活。具体方法是:如果栽植时浇过透水并盖上湿草包的,则可在1周后看天气行事;如栽植时未浇透水,且天气又晴燥,则栽后第二天就须浇水,或向树冠喷水。如此隔天进行,连续数次。一般2周后就可检查成活率,凡成活了的杨梅树,当年还得经受7~9月的夏秋季节高温干旱的考验。因此,在6月底前要做好抗旱保墒工作,其措施可因地制宜地选用:

①雨后割取鲜嫩杂草覆盖树盘,厚20厘米,上压石块,防止干后被风吹走。

②雨后树盘浅中耕后,上盖水湿草包。

③适当加培树盘泥土,增厚根土层。

④树盘及周围地上种植观赏草类、花卉等作物,减少阳光对土面的直射,降低地温。

⑤树冠喷水或逐株浇水,但要避开中午前后高温时段。经过一年外界环境条件的考验,凡死亡的杨梅树在次年春季补种,保存下来的杨梅树已有一定数量的枝叶,根系也有较好的生长。由于其根系浅,又是肉质状,抗旱、耐涝力弱,故每年在高温干旱的时候仍须采取抗旱保墒措施,同时在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涝,避免积水烂根死亡。杨梅树根系虽与放线菌共生形成根瘤,能吸收一部分自然界的氮素,但合理施肥还是需要的。一般杨梅大树移栽成活后,可在夏秋抗旱时加入少量速效化肥,或在雨后土施化肥,以氮、钾肥为主,少施磷肥。第2~3年施肥的时间以每次抽梢前半月为好,如春季(3月)、夏季(6月)、秋季(8月)。但在北缘地区冬季嫩梢易受冻,应免施秋肥。当树冠基本恢复后,就不需多施肥,实行分类对待:以观赏与采果相结合的,每年采果后施1次补肥(基肥),次年幼果期喷施根外追肥1次;以观赏为主的,在每年夏季结合抗旱施肥1次即可。

整形修剪也是杨梅大树移栽后的重要工作。一般栽后2年,树冠基本恢复后,根据绿化观赏的需要,控制树高与冠径均在2米左右,不宜过大。经过整形,以后每年适度修剪就只可以,只要剪去枯枝、弱枝、徒长枝、萌蘖枝、病虫枝等,时间在春季或秋季。

病虫是杨梅树生长发育的大敌。据作者多年实践,认为一年中可能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如下:癌肿病(4~6月)、褐斑病(5~10月)、干枯病(全年)、枝腐病(全年)、小叶病(全年);介壳虫(4~10月)、白蚁(4~10月)、小细娥(4~10月)、大小袋娥(4~10月)、毒娥(5月、9月)、卷叶娥(4月、8月),此外尚有金龟子、天牛等病虫。防治上以农业方法为主,如每年秋冬扫集枯枝、落叶,春秋季剪除枯枝及病虫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虫源;增施钾肥,促使杨梅树体健壮,注意树体保护,防止机械损伤,减少病虫入侵机会;人工捕杀幼虫、卵块、茧蛹及成虫。必要时再辅以对症的生物防治或药剂防治,为了减少观赏树类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要尽量不用或少用农药。非用不可的农药,也应选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低毒、低残留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