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树干通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固定沙丘上有樟子松天然林。松针红斑病主要危害樟子松,以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真菌为病原的一种具有较高传染性的疾病。
症状表现为该病一般多发生于叶的尖端,发病初期病斑中心渐变成褐色,随着病斑扩大渐变成红至红褐色,呈短条状。发病重的针叶病斑布满全叶,致使针叶枯黄,提早落叶。树冠下部枝条上的针叶先发病,逐渐向树冠上方发展。重病树呈火烧状,病树生长衰弱,逐渐枯死。
发病规律是病原菌以菌丝和不成熟的分生孢子盘在松针病叶内越冬,翌年6月上旬至7月上旬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散传播,自气孔或伤口侵入叶内。分生孢子放散与温、湿度关系密切,雨后湿度大时放散孢子量较多。
满洲里市地处生态脆弱的浅山丘陵区,今年雨水偏多导致病害严重发生,主要分布在生态建设区、东山植物园、林场等地,受病樟子松达23万株。防治采用75%百菌清800倍液喷雾,每株用药1.5克,三次用药总量951.7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