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为常绿乔木,高达15米,干圆柱形,无分枝,直径可达20厘米;无树皮,茎无环状形成层,因此不能增粗或增粗很少;干上有明显的环状叶痕。单叶,扇形,掌状深裂至中部以下,有30~60裂片,各裂片有中脉,尖端呈尖裂;叶大,直径约80厘米,集生干顶,向外开展;叶柄坚硬,长约1米,边缘具细齿;叶梢黑褐色,纤维质,全包与茎上。
一、主要特征
冬天不落叶,四季常青。主要品种有:布迪椰子、欧洲矮棕、加拿利椰子、智利酒椰子。耐盐碱,主要品种有:椰子、佛州银榈、飓风椰子、酒瓶椰子、塞内加尔海枣、短棕竹、大王椰子。耐旱,主要品种有:加拿利椰子、食用海枣、华盛顿棕榈。耐阴,主要品种有:三药槟榔、竹节椰子、美丽针葵、棕竹。
二、栽培技术
1.种子:选10~15年生健壮母树采种,种子晒干后通风贮藏,每公斤约2890粒,发芽率80%左右。
2.播种:选择排水良好土壤,施足基肥,开沟条播,沟距20厘米,覆土2厘米,每亩播种量15公斤。
3.苗期管理:出苗后注意除草,保持株距10厘米,施肥2~3次。
4.造林:选择湿润肥沃土壤,株行距2米×2米,每亩166株。定植时根系要散开,后期注意松土除草。
三、利用价值
1.棕片纤维:用于编织棕衣、绳索、刷具、床垫等。
2.药用:花苞可食,棕片烧灰止血,根、花、果、叶均可入药。
3.工艺品:茎干可制作亭柱、水槽、木梳等。
4.其他用途:棕绳用于渔业,棕籽可作饲料,种子蜡质可工业用。
四、结论
棕榈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可用于园林绿化、制作器具。其纤维和药用价值尤为突出,是重要的经济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