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利海枣作为一种世界著名的风景树,引入我国后受到园林单位和市民的喜爱,在长江以南各地绿化中得到广泛应用。上海作为主要应用城市,近七八年来用量最大,仅从我们苗场进入上海的海枣苗就达3万株左右(规格20-60厘米头径),小规格多用于市政工程,大规格多用于房产园区。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设计与使用问题
1.适生区选择不当
加拿利海枣虽有一定耐寒性,但仍属于南方植物。上海市区冬季无需特殊保护即可安全越冬,而郊区则要考虑小气候环境。如背风向处种植效果较好,而风口位置不适宜。大规格苗(40-50厘米头径)比小苗更耐寒,国内苗比热带进口苗耐寒性强,容器苗更耐寒、耐干、易成活。
案例:
2000年山东寿光某公司在政府大门种植海枣,虽然媒体报道后风光一时,但当年冬季全部冻死,说明该地区完全不适合这一树种。
二、苗木管理问题
1.检疫把关不严
海枣常用于重要景观工程,但部分单位采购时不严格把关。如去年上海某工程采购1000株40厘米头径海枣,其中300株未经检疫的苗木导致红棕象甲爆发,造成上百万元损失,并波及周边植物。
2.移栽养护不当
地栽苗应在春季移栽,若秋冬季移栽易因新根未长出而脱水死亡。如必须秋冬季施工,应选择容器苗。许多单位为追求即时效果,拖延修剪时间导致成活率下降,缓苗期延长。
3.病虫害防治松懈
部分工程验收后忽视病虫害防治,导致成活多年的植株最终死亡。这需要建立长期管护机制,特别要注意红棕象甲等病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