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叶枯病防治方法
桂花是许多地方街道旁常见的绿化植物,因其花香浓郁而备受喜爱。然而,在种植过程中,桂花易感染叶枯病,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下面介绍桂花叶枯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一、病症表现
桂花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缘或叶尖出现淡褐色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的大型斑块。多个病斑相连后,叶片可干枯1/3至1/2。病斑呈灰褐色至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稍隆起,后期病部散布许多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背面颜色较浅,严重时叶片脆裂。
二、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或落叶中越冬,翌年通过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侵染新叶。病菌最适发育温度为27℃左右,在广州地区,病害多发于7月至11月。盆栽桂花如果环境闷热潮湿、通风不良,或植株生长衰弱,病害容易加重。老叶及植株下部叶片发病较多。
三、防治措施
1.园艺管理
减少病源:及时摘除病叶,冬季清理落叶并集中销毁,减少病菌越冬机会。
合理养护:避免盆土积水,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适当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改善环境:保持种植环境通风透光,避免高温高湿,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施护树将军进行预防。
发病后可选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喷雾防治。
也可喷施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桂花叶枯病的蔓延,确保植株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