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枯萎病的发病原因,马铃薯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发布日期:2025-09-28 22:05

马铃薯枯萎病的传播与发展对马铃薯的生产质量与品质造成了不利影响,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深入分析与研究马铃薯枯萎病,并积极探索其防治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防治方法包括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选择地势较平坦、不易积水的地块进行栽培,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发病前至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5%丙烯酸·恶霉·甲霜水剂800-1000倍液;80%多·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水杨菌胺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翻地之前每亩地撒施杀灭土壤病菌的肥料,然后旋耕翻地,待马铃薯长至四叶以后每亩地用20公斤腐殖酸充施,叶面喷施枯萎必治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加速生长,15天一次,连用两次,基本消除枯萎病病害,为丰收打下坚实的保障。

马铃薯枯萎病在重茬地最为严重,这说明重茬地易于枯萎病的发生,因此实行土地轮作是防治枯萎病的最好办法。尽量不要连续种植,有条件的可进行轮作种植,减少枯萎病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

当发现有叶片枯萎等症状时,进行药剂的喷洒,对细菌的进一步传播进行有效控制。并且,针对不同的时期,可以进行不同药物的治理,在药剂治理前,要做一个基本的样本分析,对其发病的阶段进行明确的判断,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药剂喷洒。

马铃薯枯萎病的防治首先就要从土壤方面入手,改善土壤质量,可以在一块土地上进行交叉种植。假如以4年为一个周期计算,在每一个周期进行不同作物的种植与培育。比如,在一块土地上,种植马铃薯已经有四年,在第五年的时候,就可以改种玉米这类禾本作物,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土壤质量,并且可以丰富土壤中有益物质的含量,促进农作物的有效吸收。从而在有效利用土壤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有效的改善马铃薯枯萎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