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初期病部稍隆起,呈水浸状,有时外部可见米粒大的流胶,按之下陷,轮廓呈长椭圆形;病部初为黄白色,渐变为褐色、棕褐色至黑色;胶点下病组织呈黄褐色湿润腐烂,病组织松软、糟烂,腐烂皮层有酒糟味。后期腐烂组织干缩凹陷,表面产生灰褐色钉头状突起,如撕开表皮,可见许多似眼球状的黑色突起,表面产生小黑点,潮湿条件下小黑点上可溢出橘黄色丝状孢子角。当病斑扩展环绕枝干一周时,即造成枝干枯死甚至全树死亡。
桃树被害后,初期症状比较隐蔽,往往不易发现。此时病部稍凹陷,外部可见米粒大流胶,渐现紫红色椭圆形下陷小斑。随病害发展,流胶点数增多,胶量增加,严重时树干遍体流胶。胶点初为黄白色,渐变为褐色、棕褐色至黑色。
核桃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黑水病,是由胡桃壳囊孢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核桃树上的病害。主要危害枝干树皮,因树龄和感病部位不同,病害症状也不同。树体受害后,叶片失绿变黄,叶缘形成黑褐色斑点,向下卷曲。幼树受害后,病部深达木质部,周围出现愈伤组织,呈暗灰色菱形斑,水渍状,手指按压时出现液体,有酒糟味。后期病斑下陷,产生黑斑,继而病斑纵裂,流出大量黑水。成年树受害后,因树皮厚,病斑外部无明显症状,当发现皮层向外溢出黑液时,皮下已扩展为较大的溃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