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种植炭疽病传播途径?

发布日期:2025-09-13 15:10

黄瓜炭疽病病菌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盘,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借助风雨、灌溉水、农事操作等传播,引起再侵染。种子调运可造成远距离传播。田间发病适温在20~27℃,病菌最适生长温度24℃,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5%,叶片有露珠时有利于发病,适宜的温湿度潜育期仅需3天。土壤粘性、排水不良、偏施氮肥、保护地光照不足、通风不及时的瓜地发病重。

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点,叶片上病斑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初为水渍状,后为淡灰褐或红褐色,干枯,边缘有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上有粉红色黏稠物,干燥时病斑易开裂穿孔。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大斑,病部长出小黑点。

黄瓜炭疽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气流传播,也可以由害虫携带传播或田间农事操作时传播。病菌主要以菌丝体以及拟菌核(未发育成熟的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附在种子表皮黏膜上的菌丝体也能越冬。此外,病菌还能在棚内木料、架材及器具上营一定时期的腐生生活,保持其生活力。越冬后,病菌发育成分生孢子盘,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潜伏在种子上的菌丝体可在播种萌芽后直接侵人子叶,引起幼苗发病。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生出芽管,直接侵入寄主表皮,发育成菌丝体。菌丝体在寄主细胞间扩展蔓延,以后在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主要依靠雨水、灌溉流水及其滴溅传播,农事操作也可传病。瓜类采摘时,果实表面常常附有大量的分生孢子,在贮藏运输中也能继续传播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