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以前要浇灌足够的底水,湿润到床土深10cm以上。在水完全渗下以后播撒一层营养土,对床面进行找平,然后均匀的播撒种子,播种后再覆盖一层营养土。为预防猝倒病,需在苗床上播撒多菌灵与细土。冬季和春节需要在床面上覆盖一层地膜,夏季和秋季的苗床上要覆盖稻草。
番茄猝倒病主要发生在育苗盘中或土耕或反季节栽培幼苗的茎基部。病部初呈水渍状,后缢缩,引起幼苗猝倒或枯死,有时种子刚发芽或未出土幼苗即染病,腐烂在土内,造成缺苗,严重的成片死亡,湿度大时病苗上或病苗附近的土面上长出白色絮状霉层,即腐霉菌菌丝体。
番茄猝倒病主要危害未出土或刚出土不久的幼苗,危害部位为幼苗的茎基部。幼苗染病,受害后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部绕茎一周后形成缢缩,往往子叶未凋萎,幼苗即突然折倒而贴伏地面,但植株仍保持青绿色,故称猝倒病。干燥时,水腐的茎部干枯、缢缩呈线状。
春季条件适宜时,病苗上可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粪肥、农具、种子传播。幼苗多在床温较低时发病,土温15-16℃时病菌繁殖速度很快。苗床土壤高湿极易诱发此病,浇水后积水窝或棚顶滴水处,往往形成发病中心。
番茄猝倒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育苗期。会引起幼苗猝倒或枯死,严重时会导致成片死亡。可以通过控制育苗环境或喷洒农药的方式来对该种真菌型病害进行防治。番茄猝倒病症状:幼苗出土后受害,靠近地面处,茎部染病。开始是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接着变黄褐色并干瘪缢缩,植株倒伏,但茎叶仍为绿色。湿度大时,病部及地面可见白色棉絮状霉。开始时仅个别植株发病,但蔓延迅速,几天后扩及邻近秧苗,引起成片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