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棚室:番茄收获后首先拔除田间杂草,带出田间集中进行沤肥或烧毁处理。通过深翻地灭茬与晒土等方式分解病残体,阻断病菌的传播机会,减少虫源、病源。在清洁棚室过程中无需去膜,在天气炎热时翻地并堵住棚口15天,通过高温杀灭病菌。运用枯草芽孢杆菌800倍或寡雄腐霉菌3000倍喷施,隔3-5天喷一次。运用丁子香芹酚(绿色种植标准允许运用)作为防治及治疗药剂400倍喷施运用,或以蛇床子素500倍复配少许硫磺悬浮剂叶面喷施。
防治方法:在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的杂草,集中烧毁;深翻土壤进行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轮作倒茬,重病田与十字花科类等蔬菜实行3-5年轮作。发现病株同时,使用质量分数20%铬氨铜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与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做灌根处理,每株灌液量控制在250-300毫升,每隔7天灌根1次,共灌3次。
蕃茄枯萎病主要危害根茎部,在成株期较易发病,会导致叶片萎垂,属于土传性病害。因此在种植时,应实施轮作,并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并及时防治害虫,减少伤口,降低发病率。发病时将病叶和病株清除,并进行给药或生石灰撒穴进行治疗。灌根防治:发现病株同时,使用质量分数20%铬氨铜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与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做灌根处理,每株灌液量控制在250-300毫升,每隔7天灌根1次,共灌3次。
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和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强化指导服务,突出重点灾害种类,紧抓关键农时季节,因苗因地科学施策,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稳产保丰收,为夺取全年农业生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患病后需要立刻将病叶剪除,避免继续恶化。然后用青枯立克、沃丰素和大蒜油制作喷雾喷洒在植株表面,同时还要灌根。平时还要注意通风排水,做好预防工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用甲基立枯磷或络氨铜或恶霉灵,枯草芽孢杆菌或噻菌铜或咯菌腈,四霉素或五氯硝基苯灌根防治,间隔七到十天一次,连防两到三次。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品种,发病重的地区应选用抗病力强的杂一代。番茄定植前,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禁用未腐熟粪肥,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促使作物生长健壮,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土壤病菌多聚集在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士。定植时,要在定植的西红柿穴内,用上毎克含有2亿以上的生物菌剂。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