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菌核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4-12-22 23:47

果实顶部出现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部组织变薄,果肉失水、表皮皱缩,后期病斑变黑褐色,病果通常不会腐烂,但会失去商品价值。番茄菌核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土壤消毒;与水生蔬菜、禾本科作物及葱蒜类蔬菜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打老叶、清理残留花朵,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在发病初期还可以进行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2-3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必要时还要增加喷药次数。

番茄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发生在番茄的病害。主要危害茎基部,也能危害茎、叶和叶柄、花、果实和果柄,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感病。叶片染病多从叶缘处发病,初呈淡绿色水漫状,后变为灰褐色,并出现白色菌丝;果实发病似开水烫过并着生茂密菌丝,后期果实上出现鼠粪状菌核;茎染病多由叶柄基部侵入,病斑褐色,边缘水浸状,湿度大时着生白色菌丝,后期茎内外均可形成大量菌核,严重时植株枯死。

其防治方法为:深翻,使菌核不能萌发;实行轮作,培育无病苗;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有条件的覆盖地膜,抑制菌核萌发及子囊盘出土。发现子囊盘出土,及时铲除,集中销毁;加强管理,注意通风排湿,减少传播蔓延;棚室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于发病初期,亩用10%速克灵烟剂250-300克熏1夜,也可于傍晚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7-9天1次;发病初期立即喷药,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植株茎的基部和地面上应喷洒药液。隔7-8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