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叶斑病有哪些症状?

发布日期:2024-08-26 23:11

花生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类型,一般多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褐斑病在苗期也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茎秆也会受害。花生叶斑病是叶部黑斑病、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总称,病害能混合发生于同一植株甚至同一叶片上。褐斑病发生较早,约在初花期即开始在田间出现;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生较晚,大多在盛花期才在田间开始出现。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病较重,引起严重落叶。

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叶片发病一般发生均由下而上,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病班,直径1-10毫米。颜色逐渐加深呈黑褐色或暗褐色。叶片正面老病斑周围往往有明显的淡黄色晕圈,背面有许多黑色小黑点(子座)排列成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产生一层灰褐色的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每张叶片病斑可达数十个,可相互合并成不规则的大斑,使病叶逐渐干枯脱落。叶片和茎秆发病,产生椭圆形黑褐色病斑,有时病斑相互合并形成不规则形大斑。发病严重的植株叶片大部脱落,仅留顶端几片新叶,茎秆变黑枯死。

花生褐斑型叶斑病早期症状不易与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区别,后期叶片上的病斑较大,直径4毫米-10毫米,圆形或不规则圆形,颜色较浅,正面呈茶褐色或暗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背面呈褐色或黄褐色。潮湿时病斑上也产生灰褐色的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一张叶片上可产生10-20个病斑,重病叶常干枯脱落。茎秆感病后生褐色长椭圆形病斑。

花生叶斑病分为花生黑斑型叶斑病和花生褐斑型叶斑病,分别由球座尾孢菌和花生尾孢菌引起的、发生在花生上的一种病害。叶斑主要在叶片正背两面,圆形或近圆形,大小0.5毫米-8.0毫米,病斑扩展后融合成大型不规则斑块。叶柄、茎和花轴染病,病斑线形或椭圆形,深褐色至黑褐色,有时外围具浅黄色水渍状晕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