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锈病的发生特点:夏孢子可借气流、风雨传播,在叶片具有水膜的条件下进行再侵染。夏孢子发芽温度为11~32摄氏度,以25~28摄氏度最适宜。高湿、温差变化大,易引起病害的流行。施用氮肥过多,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能加重病害发生。锈病在相对较低的气温(16~23℃)和经常降雨、相对湿度较高(100%)的条件下,易于发生和流行。田间叶片染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生产上早熟品种易发病,高温多湿或连阴雨、偏施氮肥发病重。
花生锈病的发生特点:夏孢子可借气流、风雨传播,在叶片具有水膜的条件下进行再侵染。夏孢子发芽温度为11~32摄氏度,以25~28摄氏度最适宜。高湿、温差变化大,易引起病害的流行。施用氮肥过多,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能加重病害发生。锈病在相对较低的气温(16~23℃)和经常降雨、相对湿度较高(100%)的条件下,易于发生和流行。田间叶片染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生产上早熟品种易发病,高温多湿或连阴雨、偏施氮肥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