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高温高湿利于发病,最适发病温度24℃左右。要求相对湿度80%以上,特别是在土壤含水量高时有利于病菌传播和侵入。发生程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发病适温24-32℃,相对湿度80%;地势低洼、平畦种植、灌水频繁、肥力不足、管理粗放的连作地发病严重。如果地下害虫多,根系虫伤多,也有利于病菌侵入,发病重。根腐病的病菌会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以及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进行越冬,等到适宜的温度,开始进行危害。据观察,温度在10-35度之间时,根腐病的病菌都可以为害,而在24度左右时,是一个合适的温度。病菌腐生性很强,无寄主时可腐生10年以上,种子不带菌。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肥料和土壤通过工具雨水及灌溉传播蔓延,先从伤口侵入致伤口腐烂,土壤含水量大,土质黏重或反季节栽培时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