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虫分春型和夏型,春型体长24~28毫米,翅展80~84毫米;夏型体长30~34毫米,翅展88~100毫米。成虫背面为黑色纵带,侧面黄色。前后翅底色为黑色。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高寒地区通常发生2代,温带地区一年可发生3—4代。成虫将卵产在叶尖,每产1粒即行飞离。幼龄幼虫栖息于叶片主脉上,成长幼虫则栖息于粗茎上。幼虫白天静伏不动,夜间取食为害,遇惊时从第1节前侧伸出臭丫腺,放出臭气,借以拒敌。台湾亚种分布在台湾海拔600—3500m的山区,在高山区成虫春季到秋季出现,深秋、冬季迁移到海拔低的山区繁殖,在高山区以蛹越冬。卵期约7天,幼虫期35天左右,蛹期15天左右。成虫喜欢访花吸蜜,少数有吸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