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病毒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芹菜花叶病、马铃薯Y病毒和芜菁花叶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变小变窄、黄化、花叶、皱缩、畸形等,严重影响芹菜的产量和品质。病毒在田间的病株或土壤中越冬,通过蚜虫、大风气流、雨水、土壤、植株摩擦等方式传播至寄主植物上,经芹菜的受损伤口侵入引发病害。蚜虫是主要的传播媒介,汁液接触和农事操作也能传播病毒。
发病适宜温度为20—35℃,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主要发生在5—6月,秋季在10—11月。上海地区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传播发病,下半年发病一般比上半年重。早春及秋季温度偏高、雨水少、蚜虫发生严重;地势低洼、常年连作地块、缺水缺肥导致植株抗病能力降低,易诱发病害。
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选用抗病品种如美国西芹、脆白芹,定植时汰除虫苗病苗,清除杂草。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增施农家肥,施足磷钾肥。保护地使用防虫网,银灰色遮阳网育苗避蚜防病。结合化学药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