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矮花叶病是一种重要的玉米病毒病害,由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蚜虫传播。病毒主要寄生在田间禾本科杂草上越冬,靠蚜虫传播、扩散。蚜虫取食带毒杂草获毒后,迁飞到玉米田,通过带毒口器进行传毒扩散。玉米收获后有毒蚜虫又迁飞回杂草上传毒越冬。毒源来源,一是种子带毒,二是越冬杂草上寄生。毒源主要借助于蚜虫吸食叶片汁液而传播,汁液磨擦和种子也有传毒作用。蚜虫介体,主要是麦二叉蚜、高梁缢管蚜、玉米蚜、桃蚜和菜蚜等,其中以麦二叉蚜最为重要。病害的流行及程度,取决于品种抗性、毒源及介体发生量,以及气候和栽培条件等。品种抗病力差、毒源和传毒蚜虫量大、苗期冷干少露、幼苗生长较差等都有会加重发病程度。玉米矮花叶病其初侵染来源主要是一些带毒越冬的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玉米种子带毒萌发后在田间形成的带毒苗,由多种蚜虫以非持久方式传播。了解玉米矮花叶病在田间扩散方式及流行情况,有助于该病防治措施的制定和预测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