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黑星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黄瓜白粉病传播途径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3-04-02 22:04

在中国北方,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花房里的月季花上,或在温室、塑料棚瓜类作物上越冬。中国南方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浸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落在寄主叶片上,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菌丝体附生在表面。从萌发到侵入需24小时,每天可长出3~5根菌丝5天后在浸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状病斑,经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浸染。

黄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后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一层白粉(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变为灰白色,叶片枯黄、变脆、卷缩,失色。白粉病侵染叶柄和嫩茎后,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也少。

黄瓜白粉病传播主要通过病残体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落在寄主叶片上,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菌丝体附生在表面。从萌发到侵入需24小时,每天可长出3~5根菌丝5天后在浸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状病斑,经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浸染。

浙江地区黄瓜白粉病发生盛期主要4月上中旬和6月下旬危害保护地黄瓜,长江流域9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亦有发生危害。保护地栽培黄瓜因通风不良、栽培密度过高、氮肥施用过多、田块低洼而发病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