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褐斑病的侵染循环?

发布日期:2023-03-11 10:06

以菌丝体在病叶或枝梢病组织内越冬,翌春气温回升,降雨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新梢和果实。病菌发育温限7—37℃,适温25—28℃。低温多雨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枝干。发病多从叶缘开始,初期在叶边缘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斑,后沿叶缘或向内扩展,多个病斑融合,形成不规则大褐斑。高温时被害叶片向叶面卷曲,病斑呈黄棕色,易破裂,干枯易脱落。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病斑由褐变黑,引起霉烂。果面感染,则出现淡褐色小点,最后呈不规则褐斑,果皮干腐,果肉腐烂。总有一些病菌或者孢子能够越冬,次年气温回暖,湿度增加,病菌就开始大量繁殖,并通过风水虫传播。病菌在枝条的溃疡斑中越冬,翌年桃树开花前后病部溢出细菌,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叶片、枝条、果实侵染,当潮湿时溢出菌脓借风雨昆虫再次传播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