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病毒病是由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从苗期至成株后期均能发病。多整株发病,叶片上出现叶绿素不均,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花叶症状,有时发生畸形,有时沿叶脉产生耳状突起。
病害发生与寄主生育期、品种、气候、栽培制度播种期等因素密切相关。萝卜苗期易感病,一般六七叶期前的幼苗最感病。植株在此前感染,特别是苗期遇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粉虱的繁殖和迁飞,传毒频繁,同时高温干旱不利于萝卜的秧苗生长发育,植株抗病力下降,温度高,病害的潜育期也短,有利于病害的早发、重发。
在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萝卜病毒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4-6月及9-12月。年内下半年发生重于上半年;年度间早春温度偏高、雨量偏少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干旱少雨、晚秋温度偏高、伴有阶段性阵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秋季播期过早、耕作管理粗放、缺有机基肥、缺水、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病毒在种子、田间多年生杂草、病株残体或保护地内越冬,翌年通过蚜虫传播。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发生,病毒病易发生流行。在重茬、地邻有发病作物、肥水不足、生长不良等情况下发病严重。主要有传毒害虫,种子带毒,感病品种,适宜的环境条件及高温干旱。萝卜苗期植株柔嫩,若遇蚜虫迁飞高峰或高温干旱,容易引起病毒病的感染和流行,且受害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