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和灰斑病哪个危害严重,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部位?

发布日期:2023-01-30 14:32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为害玉米较重的一种叶部病害,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玉米褐斑病是由玉蜀黍节壶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玉米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危害果穗以下的叶片、叶鞘,可造成叶片局部或全叶干枯,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达30%以上。

玉米褐斑病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茎秆和苞叶上。叶片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小而隆起,直径仅1毫米左右(发生在中脉上的,直径可达3~5毫米),常密集成行,成片分布。病斑初为黄色,水浸状,后变黄褐色、红褐色至紫褐色。后期病斑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病叶片可能干枯或纵裂成丝状。

喷洒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建议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叶面肥,例如用磷酸二氢钾,蓝色晶典多元微肥等,一般间隔一周喷洒一次,喷洒两三次。这样能很好的控制住病害蔓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