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病原菌存在于土壤中,尤其在后期连阴大雨时易发病。发病初期,植株叶片突起,呈现青灰色干枯,类似霜害;根系和茎基部则出现水渍状腐烂。该病在玉米幼苗及生长前期较少发生,因为植株在这一阶段对病菌有较强抗性,但到灌浆、乳熟期,植株抗性下降,遇到适宜条件便大量发病。连作玉米地由于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原菌,发病更为严重。玉米青枯病是一种以土壤带菌、根部侵染为主的系统性侵染病害,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土壤和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病原菌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均能通过雨水、昆虫或机械伤害从根部侵入,引起根腐,进而扩展至茎基部。通常,当玉米进入乳熟期、植株开始衰老抗病性降低时,病原菌才开始向茎基部发展,此时若遇久旱高温、突降暴雨且雨后骤晴的气候条件,便会迅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