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灰霉病是如何侵染传播的?

发布日期:2022-12-27 16:31

西葫芦灰霉病,俗称黑毛病,由灰葡萄孢侵染引起,主要危害西葫芦的花、幼果、叶、茎或果实。花瓣受害初为水渍状,逐渐软化,易枯萎脱落;幼果受害,花蒂部呈水渍状,软化,表面密生灰色霉,使病果呈黄褐色而萎缩,有时长出黑色菌核。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环境消毒(利用高温闷棚杀菌或用硫磺熏棚)、生态防治(晴天上午晚放风,当棚温升到33℃时,放顶风,下午保持20~25℃,阴天也要通风换气)以及药剂防治(50%异菌脲1000倍液、50%啶酰菌胺等叶面喷施)。

病原主要以菌核、分生孢子或菌丝在土壤内及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可存活4-5个月,成为保护地下茬作物的初始菌源。病菌借气流、浇水等农事操作传播,行间走动或整枝、蘸花、浇水都可传播,发病的叶、花、果上的分生孢子,落到健株上都可引起重复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