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白粉病的流行规律?

发布日期:2022-11-12 13:21

西葫芦白粉病是由单丝壳白粉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靠气流传播。田间流行的适宜温度为16~24℃,空气湿度在45%~75%时发病快,湿度低于25%仍能发生,湿度超过95%时则发病显著受到抑制。一般雨水偏少的年份易于发病。在管理粗放、植株徒长、枝叶过密、通风不良、阳光不足、浇水过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病。

温室西葫芦拉秧后,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继续在夏季种植的瓜类蔬菜和一些花卉上危害。在秋季再次利用温室种植时,露地瓜类蔬菜上的西葫芦白粉病分生孢子随气流和灌溉水传入温室中,成为初侵染源,从叶面直接侵入。

该病主要危害无花果叶片、幼果及嫩枝。叶片在5月上旬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1mm大的黄绿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0.5-1mm的橙黄色圆形病斑,边缘红色;发病后7-14天,病斑表面密生鲜黄色小粒点,并逐渐变黑,后叶背面隆起,生出许多土黄色毛状物。

温室大棚前期大水漫灌和后期浇水过少时,西葫芦白粉病发病重,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西葫芦白粉病极易流行。栽培过密、光照不足、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早衰都会促使西葫芦白粉病严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