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西葫芦根霉果腐病?

发布日期:2022-11-11 15:54

南瓜枯萎病,又称南瓜蔓割病或南瓜死秧病,是一种由南瓜尖镰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该病菌通过土壤传播,常导致南瓜幼苗成片死亡。病原菌以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粪肥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侵染源。种子、病菌、肥料或雨水均能传播病害。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4~27℃,相对湿度为70%~80%,连作地块、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及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病较重。不同品种的南瓜对枯萎病的抗性存在差异。

幼苗染病后,子叶出现萎蔫或全株枯萎,呈猝倒状。成株期发病,初期植株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开始萎蔫下垂,似缺水状,但早晚可恢复,后萎蔫叶片不断增多,逐渐遍及全株,致整株枯死。果实染病后,引起果腐,多发生在果实接近成熟期。主要危害南瓜的根部和茎基部,受害植株的根茎维管束变褐,病部溢缩或纵裂。湿度大时,病茎基部纵裂或腐烂,表面有白色至粉色霉状物,有时流胶,病株根系呈褐色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1.合理轮作:避免与瓜类作物或前茬连作,与大田作物实行轮作,一般实施3年以上的轮作为宜;2.使用抗病品种: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抗病良种;3.种子处理:用有效成分0.1%的6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加0.1%平平加浸种60分钟,捞出后冲净催芽;4.嫁接防病:利用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换根,南瓜枯萎病在发病初期可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500~6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喷施,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