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角斑病的发病条件,黄瓜角斑病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2-09-02 15:55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影响黄瓜及其他瓜类作物。该病由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引起,病原菌可附着在种子表面或在土壤中的病残体内越冬。春季时,种子上的病原菌可直接感染幼苗,而病残体上的病原菌通过雨水溅至茎叶上,从自然孔口侵入,导致发病。

在塑料棚内,低温高湿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病斑的大小与湿度密切相关:如果夜间饱和湿度持续超过6小时,叶片上会出现大且典型的病斑;若湿度低于85%或饱和湿度持续时间不足3小时,病斑则较小。昼夜温差大,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病害会加重。在田间浇水次日,叶背可能出现大量水浸状病斑或菌脓。

病害症状包括子叶初呈水浸状圆斑,稍凹陷后变褐色干枯,病斑沿维束管向果肉延伸并侵入种子。该病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属的黄瓜角斑病细菌引起,菌体短杆状,相互呈链状连接,具端生鞭毛1~5根。病菌在种子内外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存活期达1~2年。通过雨水、昆虫和农事操作等途径,从气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棚室栽培的黄瓜,由于湿度大,叶面常有结露,病部菌脓可随叶部吐水及棚顶落下的水珠飞溅传播蔓延,反复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