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越冬的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雨传播,落到玉米幼嫩组织,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入玉米幼嫩组织的表皮内产生病瘤。高温多湿有利于厚垣孢子萌发,同时也易使寄主组织柔嫩、机械损伤和玉米螟为害伤口等,有利于病原菌侵染为害。玉米在抽雄前后对肥水的反应非常敏感,这时如遇干旱,又不能及时灌溉,常造成玉米生理干旱,膨压降低,削弱了玉米抗病力。这时如有数小时微雨或多雾多露时,有利孢子萌发侵染,加重发病。前期干旱,后期多雨,或早湿交替出现,也有利于此病的发生。连作、高肥密植往往发病较重。农家种、自交系和杂交种之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一般耐旱的和果穗苞叶长而包得紧的较抗病,反之,则较感病。甜玉米较感病,马齿型玉米较抗病,早熟种较晚熟种发病略轻,杂交种由于杂种优势抗病性比来本自交系高。玉米瘤黑粉病的冬孢子和担孢子,主要随风雨传播,也可以被昆虫携带传播。首先孢子菌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加速生长蔓延进而侵害植株,特别是抗病能力较差的弱苗、病苗、伤苗,应及早采取措施防治,确保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