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叶枯病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发布日期:2022-06-16 08:26

病菌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但需要较高的湿度。降雨和田间高湿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条件。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蒜叶枯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梅雨季节。大蒜病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一般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偏施氮肥、葱蒜类蔬菜混作、植株受伤、植株生长瘦弱和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梅雨季节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在春播大蒜栽培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溅进行再侵染。秋播大蒜出苗后,病残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滴飞溅传播,降落在蒜叶上,引起侵染发病。病菌该菌为弱寄生菌,常伴随霜霉病或紫斑病混合发生。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第二年分生孢子萌发侵染大蒜,在3月下旬的时候开始爆发,4~5月份进入发病高峰。影响病情的主要因素就是大蒜孕薹期和出薹期的降雨量和气温的高低,降雨量大气温高是大蒜叶枯病爆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