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是一种对玉米生长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初孵幼虫在心叶期潜入心叶丛,蛀食心叶造成“花叶”,影响玉米生长。随着玉米的生长,幼虫在打苞时钻入雄穗中取食,扬花时部分4~5龄幼虫钻蛀穗柄或雌穗着生节及附近茎秆内蛀食,造成折断。在抽丝期前后,2代螟卵和幼虫盛期,4~5龄幼虫蛀入雌穗穗柄、穗轴及着生节附近茎秆内为害,影响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和籽粒品质,导致减产减收。穗期,初孵幼虫潜藏取食花丝继而取食雌穗顶部幼嫩籽粒,三龄以后部分蛀入穗轴、雌穗柄或茎秆,影响灌浆,降低千粒重,导致穗折而脱落。玉米螟在不同地区发生代数不一样,一般一年发生2一3代,老熟幼虫在玉米的秸秆、穗轴、根茬里越冬。越冬代幼虫在6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下旬为化蛹盛期,蛹羽化盛期是7月中旬。成虫产卵盛期是7月下旬,卵期一般是5一7天。玉米螟卵孵化盛期约7月下旬,危害最严重时期是8月初一8月下旬。9月份幼虫进入越冬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