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发病有何规律?

发布日期:2022-04-26 15:55

高温高湿及易感品种和多年种植水稻的稻田都具备严重发生稻瘟病的条件。

感病品种,管理不当,高温高湿均易发病。叶瘟严重则穗瘟也可能高发。

气候条件:适宜温度(24℃~28℃)、高湿(90%以上)、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于发病,水稻抽穗期遇到持续3~5天低温(20℃以下)、多雨天气容易诱发穗颈瘟。

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

稻瘟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和病稻粒上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萌发产生孢子,借空气流动传播,引起初次浸染。落到叶片上的孢子遇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时很快萌发,直接穿透表皮侵人。条件合适时,病菌从侵人到产生病斑只需4天时间。病斑上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借空气和雨水传播后在田间形成重复浸染。一次重复浸染需要5-10天。在病害流行季节,重复浸染次数越多,病害越重。

(以上为本站整理农技人员经验所得,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