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冬小麦播后20天即可显症,最初症状为心叶有黄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染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黄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冬前未显症和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在河北省中南部,冬小麦播种后20天即可出现病状,麦叶上最初症状为心叶有黄白色断续的处线条,以后发展成不均匀的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感病的植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表现细弱,叶部仍有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病株严重矮化,一般不能拔节抽穗或早期枯死。部分感病晚的病株以及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病,心叶有条纹,与冬前显病植株相比,叶色较为浓绿,茎稍粗壮。拔节期以后感病的植株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但籽粒秕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