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的病原特征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2-04-22 13:41

玉米大斑病,又称玉米条斑病、玉米煤纹病、玉米斑病、玉米枯叶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该病首先在叶片底部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随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长梭型病斑,中央淡褐色,外缘暗褐色。在湿润条件下,病斑表面会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融合导致整个叶片枯死。

影响大斑病流行的因素包括品种抗病性、种植方式和气候条件。70年代,由于感病玉米杂交种的大面积种植,大斑病在一些地区流行,造成严重损失。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早且频繁,易造成流行。气候条件也是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孢子形成、萌发和侵染,因此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流行。在北方玉米产区,6~7月降雨量超过80毫米,雨日较多,加之8月份雨量适中,病情发展严重。